時間:2004-08-16 00:00:00 點擊量:
我國的一些物流與采購專家認為,中國的企業家雖然目前對供應鏈管理尚不能完全得心應手,但總體來講已經起步。中國的供應鏈不是同步發展,而是會在一部分行業,一部分企業首先推進。專家們估計中國的供應鏈十年內會有較快的發展。
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打造一流供應鏈,不管是應對原材料漲價的權宜之計,還是與國外企業同臺競技的長遠謀略,總之,這個行業需要一個一流的供應鏈。
這個"一流"更加準確的定位則應是:
規模化的供應鏈一項行業統計顯示,我國專為工程機械配套的基礎零部件企業有300多家,但到2002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不超過10家,不能滿足主機產量增加的需要,更不用說滿足巨大的維修備件市場了。我國工程機械供應鏈應通過不斷資源整合、擴張,實現規模經營。只有在規模化的基礎上,供應企業才有能力去發展核心制造技術和實現專業化生產,才能真正達到"4S"的定位,即產品銷售、售后服務、配件供應和信息收集的四位一體。
集成的供應鏈供應鏈管理的有關專家提出,要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思想,把企業外部的供應鏈與企業內部的供應鏈有機地集成,形成一個集成化的供應鏈網鏈,把節點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的各種業務看作是一個整體過程,形成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惟有如此,才能達到企業精益生產、柔性制造、零庫存和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目標。
全球化的供應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可逆轉的今天,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應當積極參與全球分工,而其全球化的供應鏈也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處于上游產業鏈的主機制造企業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盡快提升產品檔次;另一方面,處于下游產業鏈的基礎零部件企業能更快地走出國門,在參與國外企業配套供應的過程中,盡快提升自己,從而進一步把整個工程機械供應鏈做大做強。
信息化的供應鏈在以信息化為顯著標志的后工業化時代,如何在無需大量庫存的情況下對需求做出快速反應,如何在保持服務水平的同時,將現有的庫存、固定資產、運輸工具減至最低水平等,這些都需要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的支撐下實現信息同步共享。而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尤其是下游供應鏈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仍比較滯后,這也正是需要我們迅速迎頭趕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