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變化屬于溫和波動 價格傳導引發通脹擔憂
時間:2005-06-20 00:00:00
點擊量:
4月末的空氣中,一早一晚仍有涼意停留,但這并不影響空調廠家漲價計劃。
正在進行的廣交會日前傳出了空調漲價的消息,業界比較一致的說法是“這一輪的空調漲價壓力,主要在于持續18個月的全球性石油、鋼鐵等原材料價格的一路上漲,以及由此引發的物流渠道商成本上漲。”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月環比均呈現上漲之勢,漲幅與2月份持平。3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5.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7%,從月環比則分別上漲0.9%和1.3%。
鋼材是空調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從京城各大家電賣場里的情況看,各大品牌漲幅從5%~10%不等,最高漲價400元。
如果說,鐵礦石等生產資料和鋼材等工業品漲價離老百姓的生活還有些距離的話,那么空調類消費品漲價必然會引起大家關注。這是否意味著上游產品價格傳導到下游消費品的漲勢開始顯現?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似乎也有些許“傳導”跡象。公報說,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漲2.7%,在八大類消費品中,食品類、煙酒及用品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居住類均實現上漲,其中,居住類價格漲幅最大,達到了5.8%。記者對比今年1、2月份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后發現,對租金、裝修材料等工業產品依賴較大的居住類價格一直保持上漲態勢。
國家統計局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前的物價變化屬于“比較溫和的波動”。該官員表示,當前上游產品價格已經開始向下游消費品價格傳導,這種勢頭已有所顯現,只是并不明顯。
通脹之辯
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以來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并沒有突破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同時也在國家年初制定的4%的可控范圍內。但也有專家表達了通脹壓力的擔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袁鋼明研究員分析說,2002年一季度,國內的鋼材價格一度上漲了30%。2003年、2004年國內的鋼材價格也出現上漲,當時空調等家電產品也隨之傳言要漲價,最后還是沒有漲上去。
袁鋼明告訴記者,由于下游產品供給充足,競爭激烈,這種價格很難傳導到下游消費品。當然,如果商品供給短缺,或者是壟斷產品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在袁鋼明看來,在當前供給充足的情況下,上游產品的漲價頂多是把中游企業的利潤吃掉,而不會傳導到下游產品。
袁鋼明說,一般情況下,如果消費需求比較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較大幅度地低于10%,就容易出現通貨緊縮;但如果比較大幅度地超過10%,也容易出現通貨膨脹。目前這種擔憂并不存在,因為“現在只是剛超過10%一點”。
“價格傳導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再加上有一定時滯性,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宏觀政策研究室的黃燕芬教授向記者介紹說:“比如企業可以選擇原材料替代品,下游企業可以提高生產技術來降低成本。”黃燕芬說,中國經濟主要體現為“投資熱、消費冷”的局面,當前更要調控的是“投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