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重工的迅速成長和近幾年取得的成績引起了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繼《濟南日報》和《中國工業報》等媒體的報道后,10月26日,《大眾日報》載文刊登了作者王亞楠撰寫的題為《跳出多元化誤區》的文章,專門介紹了濟南重工由身處困境到迅速崛起的“重生”之旅。
文章在一開始就以產品結構的強烈對比來突出濟南重工如今所取得的驕人成績。作者指出,為了獲取利潤,在最困難的時候,濟南重工把觸角由重型機械伸向化工、電梯甚至是旱冰鞋,但結果卻是難上加難,職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而今它卻自豪地說,我是鋼球磨煤機標準的制定者!這個曾經被它拋棄的主打產品如今借著科技創新的翅膀,占據了國內市場的70%還多。
“國家的產業政策就是我們規劃藍圖的風向標!”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現任董事長王伯之也和記者講技術、講市場,但他講的一切或者說重工能有今天的一切,歸根結底,都離不開研究國家的產業政策。
這家誕生于1949年、規模為山東省通用機電產品生產企業之最的工廠,由于市場、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在2000年以前長達10余年的時間里,一直徘徊于破產的邊緣。工資、貸款、保險金等企業運轉最基本的條件,竟一度成為奢望。
當時,企業的主導產品鋼球磨煤機已經優勢不再,為求盈利,重工跌進了“多元化陷阱”,化工、電梯、汽輪機甚至旱冰鞋……然而,每個新開發領域都除了投入大筆資金外,并未見到預期的利潤,留下的,是幾千萬的損失。該何去何從?一時間,重工迷惑了。
2000年,新的決策層上馬。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王伯之嘗試著停止了與主導產品相去較遠的產品,并著手在與鋼球磨煤機相關的領域開發新產品。經過對國家產業政策的精心研究,王伯之判斷,企業產品的主要服務對象——電廠很快將面臨環保考驗,煙氣脫硫將成為其必然選擇。
王伯之算了一筆賬:根據我國煙氣脫硫國產化的目標,2005年末濕法煙氣脫硫設備國產化率達95%以上,2010年,濕法煙氣脫硫設備國產化率達100%,全國用于煙氣脫硫的投資費用將達到3300億元,每年投入資金約470億元,其中用于發電廠煙氣脫硫的資金約280億元。再往細了算,其中設備費用每年約90億元,制漿系統的設備費用近7億元。制漿系統設備中球磨機的價值占45%左右,每年市場需求約3億元。對于重工,這就是生機!
由于脫硫項目用濕式球磨機與目前濟南重工主導產品鋼球磨煤機、濕式球磨機的結構相近,從磨煤機轉為脫硫用球磨機從結構上和工藝上難度并不大,如果順利,重工將實現低成本轉型。重工開始靜靜地研制脫硫磨,它窺探著一個恰當的時機。
2003年,國家頒布《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各大中型電廠如果不盡快上馬煙氣脫硫裝置以減少硫化物的排放將會受到重罰。機會來了!當時,大部分磨機生產廠還沒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機,而重工卻一舉推出了成熟的產品。
這次的宏觀政策調整,重工顯得很從容。2004年,僅在脫硫制漿設備一種產品上,重工就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元,2005年,全國60個脫硫項目中,濟南重工拿到了40個,企業各項指標大幅增長,主導產品鋼球磨煤機產銷量也由當初國家電力總公司認定和推薦的7家企業中的倒數第一發展到了第一位,并占到全國同類產品市場的75%。
今年,基于對所掌握信息的分析,重工決定,繼續把脫硫項目作為企業“十一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以市場為導向,以球磨機為依托,重點開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大力扶持的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及污水處理等環保設備,使自己在同行業中的地位繼續保持領先。
同時,在磨煤機的傳統市場發展方向上,重工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提高規格,從為30萬千瓦以下機組配套向為30萬千瓦以上轉變,這也是重工的另一個發展重點。這個判斷同樣來源于對宏觀產業政策的把握:據了解,我國以每年3000萬千瓦、1500億元投資的速度發展電力的計劃將會持續多年,預計從3.8億千瓦裝機容量達到8.5億千瓦的理想還需要15年的時間,這對濟南重工來說,當然是商機無限。目前,濟南重工30萬千瓦以上發電機組所用的中速磨煤機和雙進雙出磨煤機已開始進入市場,產品受到專家好評。
從環保政策中覓得生機,重工比別的企業更明白污染的代價。盡管剛剛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資金并不充裕,重工還是毅然決然地拿出300萬,把熱加工車間的爐窯燃料全部改為天然氣,這將給企業帶來每年近千萬的支出。雖然企業遠離市區,環保部門也暫無要求,但王伯之說,“企業必須有長遠之計,現在多花點成本減少污染總比將來再用利潤去治理污染要好得多。”在他看來,“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是與重工發展休戚相關的。
宏觀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有時是生殺予奪。而產業政策的大取向,總歸是朝著有利于社會和諧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向。記者眼力所及,有一個重工借此翻身,記者也相信,更多的企業了解了重工的這段經歷,可以再花些氣力研究宏觀環境和產業政策。